發(fā)表日期:2018-06 文章編輯:小燈 瀏覽次數(shù):1677
此次微信改版更多涉及到了產品概念“信息流”的探討上,可以說是優(yōu)化當前訂閱號所遇到的問題而提出的試探性解決方案。
微信訂閱號遇到的問題:操作繁瑣、打開率低
1、操作繁瑣
在之前的版本中,如果需要查看或者閱讀訂閱號的內容,會從微信,點擊到訂閱號消息,再點擊想要閱讀的訂閱號,點擊進入,查看文章和與該訂閱號進行互動。也就是如同的步,到第二步。但如果要看另一個公眾號的文章,則需要先點擊第三步的返回,回到訂閱號列表,再次進行選擇訂閱號,然后進行閱讀。在之前用戶的關于量比較少時,和微信列表對話頁的體驗是一致的,因此不會覺得這個是煩躁的,是很順暢的。但當訂閱號增加,就會發(fā)現(xiàn),如此反復的操作,會出現(xiàn)比較大的操作成本,也就是操作繁瑣。通過改版,將原本的三步,調整成了一步。
操作上的簡化,讓訂閱號的一個點發(fā)生了變化,那就是互動。原本的訂閱號,可以是文章+互動的模式,而且各取50%的占比,而隨著調整,在筆者看來,文章將占據(jù)90%的比重,而互動則為10%。而這也恰恰似乎回到了訂閱號的本質上來。
2、打開率低
從之前的版本迭代來看,微信訂閱號的打開率是在走低的,從訂閱號消息的收編,到提醒變成紅點,微信始終在讓訂閱號更簡單,回歸到用戶主動打開來看的軌道上。
新版的訂閱號消息中,把“朋友讀過”加上后,無疑是借助朋友的過濾,讓你分辨出什么樣的文章是你可能會去關注的,盡管你也不知道誰讀了這篇文章,但發(fā)現(xiàn)有朋友讀過后,你就會下意識的點進去看看。
經過35個迭代, 1780天,微信早已不是2013年的那個樣子,微信如今的地位的影響力,訂閱號早已從微信的功能,變成了一個渠道、一個產業(yè)鏈,一個生態(tài)。我們有理由相信,當訂閱號回到初的樣子的時候,訂閱號或許會迎來新的一次綻放。
日期:2019-09 瀏覽次數(shù):4839
日期:2015-11 瀏覽次數(shù):4223
日期:2015-11 瀏覽次數(shù):3986
日期:2015-11 瀏覽次數(shù):4035
日期:2015-11 瀏覽次數(shù):3937
日期:2015-11 瀏覽次數(shù):4216
日期:2015-11 瀏覽次數(shù):3846
日期:2015-11 瀏覽次數(shù):4011
日期:2015-12 瀏覽次數(shù):4247
日期:2015-12 瀏覽次數(shù):4233
日期:2015-12 瀏覽次數(shù):4014
日期:2015-12 瀏覽次數(shù):4314
日期:2015-12 瀏覽次數(shù):4286
日期:2015-12 瀏覽次數(shù):4071
日期:2015-12 瀏覽次數(shù):4149
日期:2016-01 瀏覽次數(shù):3886
日期:2016-01 瀏覽次數(shù):4401
日期:2016-01 瀏覽次數(shù):3951
日期:2016-01 瀏覽次數(shù):3777
日期:2016-02 瀏覽次數(shù):4080
日期:2016-02 瀏覽次數(shù):3885
日期:2016-03 瀏覽次數(shù):4079
日期:2016-03 瀏覽次數(shù):4284
日期:2016-03 瀏覽次數(shù):4210
日期:2016-03 瀏覽次數(shù):4344
日期:2016-04 瀏覽次數(shù):4282
日期:2016-04 瀏覽次數(shù):3969
日期:2016-04 瀏覽次數(shù):4421
日期:2016-05 瀏覽次數(shù):4095
日期:2016-11 瀏覽次數(shù):4436
Copyright ? 2013-2018 Tadeng NetWork Technology Co.,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.